“十九八七六……我想给她一个大的惊喜!”说这话的是埃及文学翻译家米拉股票配资的最新资讯,她背着手,一脸的笑意。站在她面前的则是南京作家鲁敏,笑意中透着些许茫然。
埃及翻译家米拉与南京作家鲁敏(右)。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
谜底揭开,鲁敏哇地一声叫了起来。那是一本新鲜出炉的阿拉伯语版《六人晚餐》——鲁敏是原作者,米拉是这本书的翻译。借着来南京参加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,米拉把它从埃及带到了南京,亲自呈到鲁敏面前,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。米拉说,虽然这是她每一次来南京,但这是鲁敏等人生活的城市,“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它。”
鲁敏作品深受海外出版市场和读者欢迎。其中,创作于2012年的《六人晚餐》,自出版以来已被译为20余种语言。阿拉伯语版《六人晚餐》封面极具中国元素,六双筷子围成一圈,中间是一只青花瓷盘,风格浓郁,紧扣小说主题。
鲁敏与埃及翻译家米拉(右)。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
“这类现实题材小说很受阿拉伯读者欢迎。”米拉曾翻译鲁迅、王蒙、石一枫、毕飞宇、魏微等中国作家的作品。据介绍,她用一年多的时间翻译了鲁敏的这部作品,完全沉浸其中,整个过程都在为其中人物与命运的斗争而感叹。
“我觉得米拉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翻译家,她基本可以独立地理解文本本身,以及文本背后的背景。”在鲁敏印象中,米拉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作家非常了解,甚至还以中文写了一篇作品,在中国杂志上发表,“各个翻译家的风格不一样,米拉属于不会给跟我进行很多交流,就会能够很圆满很独立地把作品翻译出来。”
作为海外出版市场的宠儿,在图书输出的整个过程,从出版社洽谈、译者选择、合同签约等,她并不会参与太多,基本都是版权代理全程负责沟通。即便如此,她仍和米拉就图书封面在微信上做过几次沟通,但米拉就是秘而不宣,不告诉她。鲁敏没有想到的是,正当她“惴惴不安”之际,米拉竟用如此惊喜的形式把这个作品送给了她,“这是何等浪漫,何等热烈。”
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股票配资的最新资讯
华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